第95章 吴越争锋(3 / 5)
人亲征,正要扬我吴国神威,震慑四方!
尔等不必再言!”
他的固执和骄傲在这一刻压倒了理智。
他要亲自碾碎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对手,彻底解除南方之忧。
于是,吴国大军在阖闾的亲自率领下,浩浩荡荡开赴槜李。
旌旗招展,戈戟如林,甲胄鲜明。
士兵们脸上带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越军的轻蔑。
他们刚刚征服了庞大的楚国,区区越国,在他们眼中如同待宰的羔羊。
当吴军抵达槜李时,越军早已严阵以待。
两军隔着一条并不宽阔的战场遥遥对峙。
吴军阵列森严,气势磅礴;越军人数略少,阵列似乎不如吴军整齐,但士兵眼中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决绝光芒,那是被压迫者背水一战的光芒。
勾践站在战车上,望着对面吴军大纛之下那位威名赫赫的老王,年轻的胸膛里充满了紧张与杀意。
他知道,真正的胜负手,不在于阵前的刀光剑影,而在于他精心准备的那个“礼物”
——一个足以震撼灵魂、撕裂士气的“礼物”
。
“准备好了吗?”
勾践低声问身边的灵姑浮,声音冰冷如铁。
“回大王,死士营一百人,已饮烈酒,吞火炭(一种激凶性的方式),随时待命!”
灵姑浮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随即被狠厉取代。
勾践点了点头,目光投向吴军严整的盾牌方阵,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弧度:“阖闾老贼,好好看看,什么叫做……置之死地!”
勾践“置之死地”
的决策与阖闾“骄兵必败”
的固执形成鲜明对比。
它揭示:弱势一方(越)的主动出击(槜李之战)往往是周密计算(勾践的时机判断)而非鲁莽;而强势一方(吴)的轻敌冒进(阖闾拒谏亲征)常源于路径依赖(过往胜利经验)。
真正的勇气,有时是清醒的冒险(勾践),而非盲目的自信(阖闾)。
3血色惊雷!
死士悲歌葬槜李(公元前496年夏槜李战场)
核心事件:槜李决战,越军实施自杀式心理战术——死囚阵前自刎;吴军惊骇混乱之际,越军主力突袭,阖闾重伤。
烈日当空,炙烤着槜李这片即将被鲜血浸透的土地。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汗臭和铁器冰冷的味道。
战鼓擂响,沉闷的鼓点撞击着每一个士兵的心房。
吴军阵列如山,中央是阖闾的王驾,左右精锐护卫,前排是密密麻麻的重装步兵,盾牌相连如同一道移动的钢铁城墙。
后方是弓箭手引弓待,戈矛如林指向前方。
整个阵型透着一股不动如山、碾压一切的威压。
反观越军阵线,则显得有些“怪异”
。
他们的主力似乎并未在最前列。
阵前,突兀地排列着三行士兵,约百人。
他们身着普通的越军皮甲,但手脚并未被束缚,只是眼神空洞,表情麻木,甚至带着一丝解脱般的诡异平静。
他们手中紧握的不是用于冲锋的戈矛,而是锋利的青铜短剑!
吴军阵中,士兵们看着这奇怪的景象,窃窃私语。
“越人搞什么名堂?先锋队不带长兵?”
“看他们的眼神,怎么像丢了魂儿似的?”
“管他呢!
一群待宰的羔羊,摆什么阵都是死!”
轻蔑的议论在阵列中蔓延。
阖闾站在高高的王车上,也皱起了眉头。
他征战一生,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布阵。
“勾践小儿,黔驴技穷了么?摆出这等架势吓唬谁?”
他冷笑着下令,“传令!
弓弩手准备!
盾阵推进!
碾碎他们!”
他决心不给对方任何耍花招的机会,要用堂堂正正之师,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击溃越军。
“大王有令!
弓弩准备!
盾阵——推进!”
传令兵的声音响彻战场。
吴军巨大的步兵方阵在号令声中,如同苏醒的钢铁巨兽,伴随着整齐沉重的踏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