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暗流汹涌(2 / 4)
p>可惜,主战派的声音盖过了理智的声音。
先縠仗着自己家族势大,竟不顾主帅军令,擅自行动!
他对着自己的亲信部队大吼一声:“想建功立业的,跟我走!
怕死的留下!”
竟然率领着自己的部属,渡过黄河,直逼楚军营垒而去!
(《左传》:“先縠以中军佐济。”
)这一下,晋军顿时陷入混乱。
荀林父作为主帅,权威扫地,又唯恐先縠孤军深入被歼,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全军渡河跟进。
晋军就这样在主帅犹豫不决、将令不一、军心浮动的状态下,极其被动地在邲地扎营,与严阵以待的楚军形成对峙。
楚庄王站在高高的指挥车上,眺望着对面晋军营垒的喧嚣混乱,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探子早已将晋军将帅不和、先縠擅自行动的情报送了回来。
“晋军,不足惧也!”
他心中已然有了胜算。
:晋军邲之败的祸根,早在决战前就已埋下——致命的内部撕裂与帅令不一。
它警示我们:无论团队多么强大,目标多么崇高,若成员各行其是,意见分歧无法统一,领导权威丧失,执行力涣散,失败几乎是必然的。
攘外必先安内,团结一致,令行禁止,是成功的铁律。
:邲水血战,指断舟横(公元前597年夏)
核心事件:楚庄王精准捕捉战机(晋军使者求和示弱);楚军利用晨雾掩护动总攻;晋军指挥系统瘫痪,各自为战;下军溃逃引连锁反应;“争舟渡河”
的自相残杀惨剧(“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
);晋军大溃败。
晋楚两军在邲地对峙了好几天。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
晋军主帅荀林父内心备受煎熬。
他深知己方军心不稳,战则凶多吉少,但事已至此,骑虎难下。
抱着最后一丝幻想,他派出魏锜(魏犨之子)和赵旃(赵穿之子)作为使者,前往楚营试探性地“求和”
(实则是为了拖延时间,观察楚军动向)。
然而,这两个使者,恰恰是晋国内部主战派、对荀林父不满的贵族子弟!
魏锜之前请求升官被荀林父拒绝,赵旃请求做卿也没被批准,两人都心怀怨愤。
(《左传》:“请战而弗许,请使而许之。”
)他们哪里是真心求和?赵旃更是胆大包天,竟在夜间跑到楚军营门前大声叫骂挑战!
这简直是火上浇油!
楚庄王闻讯,非但不怒,反而抚掌大笑:“天助我也!
晋军使者如此无礼狂妄,恰恰暴露了他们内部的混乱和虚弱!
此乃破敌良机!”
他立刻召开军事会议。
令尹孙叔敖也敏锐地捕捉到战机:“晋军来求和,使者却挑衅,说明其心不齐。
彼懈怠而我整肃,正是决胜之时!
请大王即刻下令进攻!”
就在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天时”
也站在了楚军这边——黎明时分,邲水河畔升起了浓厚的晨雾!
(《左传》:“旦而战,见星未已。”
,虽未明言大雾,但凌晨开战,结合后来突袭成功,史家多推测有雾掩护)这层天然的帷幕,为楚军的行动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楚庄王当机立断,眼中闪烁着决战的光芒:“传令!
三军出击!
以雷霆之势,击垮晋军!”
随着楚庄王一声令下,蓄势已久的楚军如同蛰伏已久的猛虎,猛然从浓雾中扑出!
左、中、右三军精锐,在孙叔敖、沈尹、子重等大将的指挥下,如同三把尖刀,狠狠插向混乱的晋军营地!
战斗的号角在浓雾中凄厉响起,楚军的战车隆隆碾地,士兵的喊杀声震耳欲聋。
“楚军杀来了!”
晋军营垒瞬间炸开了锅!
主帅荀林父最担心的事情生了!
晋军毫无防备,猝不及防之下,指挥系统彻底失灵!
荀林父的命令根本传达不下去,各军陷入各自为战的绝境!
楚军主攻方向直指晋军相对薄弱的下军(由赵朔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