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新王拭剑(4 / 5)
击结合)。
烈日当空,尘土飞扬。
一处预设的决战山谷。
“报!
大帅!
猃狁主力约五千骑,已被诱入葫芦口!”
斥候飞马来报。
尹吉甫立于指挥战车上,眼神如鹰隼。
他放下手中的《诗经》草稿(尹吉甫亦是着名诗人,《诗经·小雅·六月》即歌颂其北伐),拔出佩剑:
“传令!
伏兵尽出!
战车堵死两头出口!
强弩手,覆盖射击!
步兵方阵,长戈向前——杀!”
“杀——!”
震天的怒吼在山谷中回荡!
预先埋伏在山脊后的士兵如同猛虎下山!
战车轰隆隆堵住狭窄的谷口,强弩箭矢如飞蝗般射向猃狁密集的骑兵!
猃狁的战马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惊嘶乱窜,阵型大乱!
尹吉甫身先士卒,乘指挥车冲锋在前。
他挥舞长剑,怒吼着激励士兵:“将士们!
身后是我们的父母妻儿!
是刚开垦的田地!
绝不能让豺狼践踏!
为了大周!
为了家园——杀啊!”
士兵们看到主帅如此勇猛,士气大振!
“为了家园!
杀!”
昔日田间的农夫,此刻爆出惊人的战斗力。
长戈如林,捅翻马背上的敌人;战车轮毂,碾碎敌人的阵型!
这是一场艰苦的血战!
猃狁人极其悍勇,困兽犹斗。
但尹吉甫指挥若定,周军凭借地利、纪律和保家卫国的信念,逐渐占据了上风。
战斗从正午持续到黄昏。
夕阳如血,映照着尸横遍野的山谷。
猃狁的旗帜被踩在泥泞中,残兵败将狼狈不堪地向草原深处逃窜。
尹吉甫站在战车上,浑身浴血,甲胄破损,但脊梁挺得笔直。
他望着西沉的落日和溃逃的敌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此役虽未彻底歼灭猃狁主力,但给予了其前所未有的重创!
西北边境,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消息传回镐京,举城欢腾!
压抑了数十年的屈辱一扫而空!
宣王亲自出城十里迎接凯旋之师。
当他看到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的尹吉甫和虽然疲惫却洋溢着胜利喜悦的士兵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爱卿!
辛苦了!
你们是大周的英雄!”
宣王紧紧握住尹吉甫的手。
“托陛下洪福!
赖将士用命!
猃狁,已不敢再窥我边境!”
尹吉甫的声音带着沙哑的豪迈。
这一刻,“宣王中兴”
的光芒,似乎真的穿透了阴霾,照亮了镐京的天空!
北伐的胜利,如同给新政打了一针强心剂,证明了变革带来的力量!
和平从来不是祈求而来,是实力铸就的盾牌。
内部的改革与凝聚,是抵御外侮的根基。
敢于亮剑,善于用兵,方能守护来之不易的希望与安宁。
淮水余烬-武功背后的阴影(约公元前822年,秋,东南战场&镐京王宫)
:宣王派兵南征淮夷获胜,但诸侯借机坐大(如郑国),埋下隐患(回光返照)
北伐猃狁的胜利余晖尚未散尽,东南的天空又燃起了告急的烽烟——淮夷诸部,趁周室主力北调,再次大举进犯!
他们沿着淮水水系袭扰,攻城掠地,气焰嚣张。
宣王刚刚舒展的眉头再次紧锁。
他深知,刚刚恢复一点元气的军队和国库,实在难以支撑两线大规模作战的消耗。
但淮夷之患不除,东南膏腴之地将永无宁日,漕运受阻,赋税难收,复兴大计将成泡影!
“仲山甫!”
宣王的目光投向这位以干练和务实着称的重臣。
“臣在!”
仲山甫出列,神情凝重。
“东南之事,牵涉众多方国,寡人命你为统帅,不必强求大规模决战!
可调集王师一部,联合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