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阴霾下的新王马蹄声中的破局渴望(4 / 5)

加入书签

今日得见周天子威仪与诚意,果然名不虚传。”

西王母举起镶嵌着宝石的牛角杯,声音沉稳有力。

穆王同样举杯,姿态从容:“西王母威震西陲,寡人神往已久。

今日得以至昆仑胜境,与王母相会于瑶池之畔,实乃天意。

愿我东西和睦,互通有无,共享太平!”

通过平等高端的会盟,确立和平交往与贸易联系。

宴会达到高潮时,或许是在美酒与绝美景色的催化下,或许是为了表达最诚挚的情谊,穆王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吟唱起了即兴创作的诗歌: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大意:我回到东方,治理好我的国家,让百姓安乐。

那时,我定当再来这西方的原野看望你!

歌声浑厚悠扬,在雪山湖泊间回荡。

西王母脸上露出了罕见的、会心的微笑。

她也以悠扬的曲调回应,表达了对和平与友谊的珍视。

这一刻,政治家的务实与诗人的浪漫情怀奇妙地交融。

篝火映照着两张代表不同强大文明的面孔,也照亮了东西方交流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瞬间。

越政治目的,留下充满人性色彩与文化共鸣的“瑶池唱和”

佳话。

12:归程的烙印——开眼看世界的深远回响

约公元前973年秋-冬,归途&镐京

带着满满的收获——西王母馈赠的珍贵礼物(稀有的玉石、异域良种马匹、独特的药材)、详实记录了西方地理风物、部族分布、物产资源的图册与文字,更重要的是,与西方强大势力建立的和平联系——穆王的车队踏上了归程。

八骏依旧奔腾如电,但驾驭它们的造父和车上的穆王,心境已然不同。

来时是探索未知的豪情与沉甸甸的压力,归时则是胸有乾坤的笃定与开阔。

当镐京那熟悉的城垣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整个王都沸腾了!

“天子归来了!”

“天子见到了西王母!”

“天子带回了昆仑的宝物!”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传。

百姓涌上街头,翘以盼。

穆王没有直接回宫。

他命人在王宫前的广场上,公开展示此行带回的奇珍异宝:巨大的昆仑美玉、色彩斑斓的西域毛毯、造型奇特的异族器物、健硕的西域骏马……还有那些描绘着雪山、巨湖、奇异部族和珍禽异兽的图卷。

“看!

那玉如此巨大通透!”

“天啊!

那毯子上的花纹,从未见过!”

“快看那匹马,比我们的战马还要高大!”

惊叹声、议论声此起彼伏。

镐京的子民,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在王畿之外,在遥远的西方,竟有如此广阔而神奇的世界!

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异域风物展”

,极大拓展了周人的世界观。

穆王站在高台上,望着下方激动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

父亲的悲剧曾让周室的天空布满阴云,而这场史无前例的万里西巡,就像一道划破阴霾的闪电!

它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政治与外交行动,极大地震慑了四方诸侯和戎狄(“天子威服西极”

),更重要的是,它打开了一扇窗!

年轻的史官“伯夭”

(《穆天子传》提及的随行史官)奋笔疾书,将沿途见闻详细记录,整理成册(后世流传的《穆天子传》雏形)。

穆王召集群臣,指着地图:“看!

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辽阔!

昆仑非虚幻,瑶池有真意!

西方亦有强邻,更有无限珍宝!

闭目塞听,则如井底之蛙;开眼望世界,方知天地宽广!”

他正式下令,加强对西方的了解与联系,鼓励边境贸易,善待通晓异域语言的能人。

主动性的“开眼看世界”

成为国家意志,影响深远。

造父,这位立下不世之功的御者,因其卓越贡献,被穆王赐予富饶的赵城(今山西洪洞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