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裂土授民-周室的天下棋局(3 / 4)
德泽,光被四表!
今封舜后妫满于陈(今河南淮阳),以奉舜祀!
赐姓曰妫,赐以重器!
永续圣王之祀!”
妫满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他的家族在商代已沦为平民,本以为圣祖的荣光早已湮灭。
不曾想,在周人夺取天下后,竟能重获封土,延续香火!
他颤抖着双手接过代表陈国的玉圭和礼器,仿佛捧着失而复得的传家至宝。
他深深俯,声音哽咽:“臣,妫满!
叩谢天子圣恩!
必当修身立德,守土奉祀,不负先圣遗泽,永戴周室!”
这份封赏,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恩典,更是周室向天下宣告:尊重古圣先贤,彰显自身承继道统的正统性。
“杞——!”
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同样出列受封于杞(今河南杞县)。
“宋——!”
当这个名字响起时,全场气氛变得尤为微妙。
一位身着前朝贵族服饰、神态恭谨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落寞与谨慎的老者上前一步——他便是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
他曾屡谏纣王而遭斥,牧野之战后持商王室祭器主动投降武王。
“殷商既灭,天命归周!
然汤王之功不可没!
今封殷后微子启于宋(今河南商丘),代殷后,奉其先祀!
赐殷民遗族,承商正朔(允许保留商的部分礼仪文化),行其旧俗!
世世勿绝!”
微子启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作为前朝王族,国家覆灭的痛楚深入骨髓;但作为商王室中少有的清醒者,又深知纣王咎由自取。
周人给予他如此厚待,不仅保全了商汤的祭祀,还让他保有相当的尊严和领地(宋国初期地位颇高,公爵),这既是一种宽宏,也是一种极高明的政治智慧——安抚庞大的殷遗民。
他双膝跪地,额头深深触碰到冰冷的、带着晨露的石板:“罪臣之后启,感戴天子洪恩!
必当恪守臣节,率殷遗民,永遵周礼,效忠天子!”
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
他知道,自己和宋国,是周室展示仁德、稳定东方最重要的棋子。
终章:盟誓镐京——天下棋定
日影渐移,接近正午。
所有受封者——姬姓宗亲、功勋重臣、圣王之后、前朝遗脉——连同镐京城内外参与观礼的各路诸侯、方国领们,在礼官的引导下,再次面向太庙广场中央那象征着王权、浸染着牲血的巨大青铜方鼎。
武王姬站在最高处,冕旒垂下的玉藻在阳光下折射出庄严的光晕。
周公旦立于其侧,神情肃穆。
礼官抬来一头健壮的纯色公牛(歃血所用),另有执事捧上盛有牲畜鲜血的玉敦。
“今日分封,裂土授民!”
武王的声音如同洪钟,响彻全场每一个角落,“非为私恩,实为共守疆土,协和万邦,永保天命!
卿等受此疆土、人民、礼器、甲兵,当思来之不易,慎守勿失!
尊王室,攘夷狄,恤孤寡,兴农耕!
各修尔职,毋废朕命!”
他率先拔出腰间装饰华丽的佩剑——“湛卢”
(象征性名剑),在公牛脖颈处轻轻一划。
温热的牛血泊泊流出,流入下方的玉敦中。
“凡我受封诸侯,”
武王执起玉敦,目光如电,扫视全场,“歃血为盟!
永世效忠周室!
如有背弃盟誓,如同此牲!”
他仰头,饮下一口带着浓烈腥气的牲血。
殷红的血痕沾染在他威严的唇边。
紧接着,以周公旦、姜尚、召公奭为,所有受封诸侯依次上前。
每人手持象征自己身份和权力的玉圭,神情无比庄重肃穆,用圭的一角(或特制玉勺)舀起玉敦中的牲血,仰头饮下。
鲜血的腥咸与誓言的沉重交织在一起:
“我,伯禽康叔封姜尚妫满微子启……谨对皇天后土、列祖列宗盟誓:此生此土,永为周臣!
尊奉天子,拱卫王室!
勤政爱民,守土有责!
子孙万代,恪守此誓!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