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贝币的流通陶罐里的第一缕钱香(1 / 5)

加入书签

贝币的流通:陶罐里的第一缕“钱香”

狼嚎的余音还在林间回荡,像淬了毒的荆棘抽在人心上。

高台上,禺疆的手终于猛地一沉,那柄沉重的青玉钺,结结实实地落进了启汗湿滚烫的掌心。

冰凉!

一股沉甸甸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冰凉感瞬间从指尖窜遍全身,压下了方才的狂喜,也压下了那丝被狼嚎激起的慌乱。

启下意识地收紧了五指,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玉钺的寒光映着他紧绷的下颌线条,他猛地扭头,目光如淬火的青铜矛尖,狠狠钉向山林边缘狼群盘踞的方向——那里,幽绿的眼睛闪烁如鬼火,无声的挑衅弥漫在风里。

“父亲……”

启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压制的嘶哑和决绝。

禺疆只是深深看了他一眼,那眼神疲惫得像一口即将枯竭的古井,里面沉淀着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声若有似无的喘息。

老人被仆人搀扶着,缓缓离开了高台中央,把这片被恐惧和不安笼罩的天地,留给了他的继承人,和他手中那柄刚刚被赋予了王权、却亟待证明其威力的玉钺。

一、陶埴的炉火:汗水浇铸的“罐子钱”

王庭西北角,远离权力交接的惊心动魄,几座半地穴式的圆形陶窑正冒着滚滚浓烟。

空气炙热、干燥,弥漫着泥土被烈火焚烧后特有的焦糊味。

这里是部落的陶器作坊,闷热得像个巨大的蒸笼。

年轻的陶工“埴”

正全神贯注地对付着窑口。

他赤裸着精壮的上身,汗水像小溪一样沿着古铜色的皮肤蜿蜒流淌,在腰间那条脏污的皮裙上洇开深色的痕迹。

他用一根长木叉,小心翼翼地从窑膛深处勾出一个刚刚焙烧完成的陶罐。

那罐子形状饱满,罐身呈沉稳的深褐色,最惹眼的是罐肩一圈,均匀地拍印着细密、清晰的绳纹,如同系上了一条精致的编织带子。

“成了!

师父!

快看!”

埴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脸被炉火烤得通红,眼睛却亮得惊人。

他像捧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一样,小心翼翼地将那还带着惊人热度的陶罐放在旁边铺着厚厚干草的地上。

他的师父,“陶叟”

,一个背脊微驼、脸上皱纹深得如同陶器上刀刻纹路的老匠人,撑着膝盖凑近细看。

老人伸出布满老茧和灼痕的手指,极其轻柔地抚过那圈绳纹,又沿着罐腹的弧线慢慢摩挲,感受着胎体的均匀和陶土的烧结程度。

他紧绷的嘴角终于松弛下来,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对着埴点了点头:“嗯……火候准,胎子硬,绳纹清亮……是个上品的盛水器!

埴娃子,手底下有准头了!”

这句难得的夸赞让埴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瘦高的身影急匆匆地冲进了作坊。

是负责部落物资交换的“司货”

黎仲。

他脸上混杂着焦虑和急切,额头上全是汗珠,顾不上窑区的闷热,对着陶叟就嚷嚷开了:“陶老!

老陶!

快快快!

水罐!

大号的,结实能装的!

河湾那边‘有鬲氏’来人了,带着盐!

点名要看上次送去的那种大绳纹罐!

有多少他们要多少!”

陶叟眉头皱了起来,沟壑更深了:“黎仲,你急吼吼个啥?好罐子是泥巴捏好了就能从地里长出来?要定形,要阴干,要烧透!

哪一步少得了工夫?前些日子才给林狩部烧了一批箭壶,窑都还没凉透呢!”

他指着旁边堆放着的一批刚阴干好、等待入窑的陶坯,“你看这些,最快也得三天后才能装窑!

急不来!”

黎仲急得直搓手:“哎哟我的老陶叔诶!

盐啊!

那可是盐!

咱们部落多少张嘴等着?有鬲氏的人说了,只要罐子好,盐巴好商量!

错过了这茬,谁知道下次换盐是什么时候?”

他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神秘,“他们领头的那个,腰间挂着的皮囊叮当响,我瞅着……像是海贝!

亮闪闪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