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从陶轮转动到青铜之光(4 / 5)

加入书签

女儿脸上的泪痕,“别哭了。

玉作坊回不去,就在家待两天。”

阿陶的目光再次落回女儿那些稚拙的玉片上,粗糙的手指仔细地捻动着其中一枚边缘锐利、带点青色的玉片。

玉质的冰凉透过皮肤渗进来,一种属于制陶匠人的敏锐直觉在他心头触动了一下。

这感觉似曾相识——就像当年他看到湿软的粘土在初生的陶轮上旋转成形时那种隐约的悸动。

“丫头,”

阿陶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窑工决定调整火道时才有的慎重,“跟阿爹说说,你刻这些小石头时……心里头在想啥?”

小玉抬起泪痕未干的小脸,抽噎着,眼神里满是迷茫:“没……没想啥……就觉得……它们……它们不该只是废物……只是……”

她努力寻找着词藻,“只是觉得……它们硬硬的,凉凉的……像……像雨滴冻住了?想……想让它好看一点……”

“像雨滴冻住了……”

阿陶喃喃重复着,眼神飘向屋外。

斜阳的光透过门缝,恰好落在墙角一堆刚收回来的、准备粉碎了掺入陶土的硬质白色陶土矿料(瓷土雏形)上。

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冰冷的玉,温润的土——在阿陶的脑海中奇异地碰撞在一起。

日子在等待和压抑中滑过。

玉作坊的产出依旧低迷,族长的眉头一日比一日紧锁。

仓粟的探玉队杳无音信,仿佛被莽莽群山吞噬了。

部落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焦虑。

这天午后,阿陶没有去窑区。

他把自己关在后院临时搭建的小草棚里——那是他琢磨新陶土配方的地方。

草棚里弥漫着矿石粉末的味道。

地上摊着一堆不同配比的湿泥团,有的加了蚌壳粉,有的掺了细沙,还有的混入了白色的高岭土矿粉。

小玉安静地坐在一旁的小木墩上,小手沾满了泥巴,正学着阿陶的样子,笨拙地将一小块加了大量高岭土、显得格外洁白细腻的陶泥搓成小圆饼。

阿陶赤着膊,汗水沿着黝黑的脊背沟壑蜿蜒流下。

他小心翼翼地将小玉刻废的一枚青色小玉片边缘敲下几粒米粒大小的碎屑,又碾得更细些,然后郑重地撒入一小块掺了高岭土的湿泥中,反复揉捏、摔打。

他的动作专注而缓慢,仿佛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每一次揉捏都灌注了全部的意念。

泥土渐渐变成了奇异的青灰色,带着一种内敛的光泽。

阿陶将它放在一个简陋的手转小木盘上。

手指沾了点水,轻轻按压着泥团中心。

木盘吱呀转动起来,泥团在他手指的引导下,开始旋转、升起、塑形……渐渐地,一个形态奇特的小小容器出现在他掌心——它不像常见的陶罐那样浑圆笨重,口沿薄而微敞,腰部微收,显出几分挺拔的骨感。

表面湿泥细腻,泛着那层特殊的、温润内敛的青灰光泽,竟隐隐与玉器的质感有了几分遥远的呼应。

“爹……这是什么?”

小玉凑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问。

“还不知道……”

阿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的兴奋,“试试……就想试试,土里掺点‘玉气儿’,能不能硬些、亮些……”

他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个初生的、脆弱的小坯体,如同捧着初生的婴儿,“得送进窑里……让火来定它的命!”

窑火熊熊燃烧了三日。

开窑那天,阿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窑温未散尽,烟气弥漫,他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在尚有余温的灰烬里摸索着。

手指触碰到一件坚硬的东西,带着灼人的热度。

他忍着烫,猛地将其抓了出来!

一件温润的青灰色陶器躺在阿陶布满老茧的掌心!

它不大,形状正是他捏制时的小容器模样。

经过烈火的洗礼,它并没有碎裂!

更令人惊异的是,它的质地坚硬异常,叩之有清脆的金石之声!

尤其是那表面,在烟火熏燎之下,竟如同被蒙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细腻光滑,带着一种从未在普通陶器上出现过的、类似玉石般温润内敛的质感!

虽然只有局部呈现出这种效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