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泥火淬炼的心(1 / 5)

加入书签

泥火淬炼的心(约公元前45oo年·黄河流域·溪畔聚落)

上帝的视角徐徐展开: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春天。

冰雪消融,浑浊的河水裹挟着高原的沃土奔涌而下,滋养着两岸星罗棋布的聚落。

在一处背靠黄土台塬、面临潺潺小溪的缓坡上,“溪畔聚落”

的炊烟正袅袅升起。

黄土夯筑的半地穴式房屋像蘑菇一样散落,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

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气息、燃烧草木的烟味,以及粟米粥淡淡的甜香。

这里的人们,皮肤被阳光晒成健康的古铜色,笑容朴实,眼神里闪烁着对自然既敬畏又亲近的光芒。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年轻的陶匠“赤石”

,即将开始一项对他、对聚落都意义非凡的创作。

一、大地之息:黏土的挑选(关键事件:识别与采集优质制陶黏土)

天刚蒙蒙亮,薄雾像轻纱笼罩着溪流。

赤石,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青年,已经赤着精壮的上身,只穿着一条粗麻短裤,蹲在溪边一片裸露的土崖旁。

他古铜色的脊背微微隆起,汗水在晨光下闪烁。

他伸出修长有力的手指,仔细抠挖着崖壁上一处颜色深褐、质地细腻的土层。

“嗯…就是这儿了。”

赤石自言自语,指尖捻起一小撮泥土,用力搓揉了一下,感受着那独特的滑腻和粘性。

他又把泥土凑到鼻尖,深深吸了一口气,“这味儿正,带着点甜腥气,是老祖宗说的‘泥宝’没错!”

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开始用力挥动手中的石锄。

泥土一块块被掘起,落在旁边的草席上,出沉闷的“噗噗”

声。

每一锄下去,他手臂和背部的肌肉都像弓弦般绷紧又舒展。

妹妹青芒提着藤编小篮蹦跳着跑来:“赤石哥!

阿姆(母亲)让我给你送吃的!

又挖到好泥啦?”

篮子里是几块烤熟的野芋头。

赤石抹了把汗,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青芒来得正好!

你看这泥,”

他拿起一块刚挖的土疙瘩用力一捏,土块在他掌心顺从地变形,却不散开,“颜色深,摸着‘糯’,搓起来滑溜溜不带砂砾,跟河滩上的软泥不一样。

这种泥做的陶器,烧出来才结实耐用,经得起摔打!

待会儿帮哥搬到洗泥坑去。”

青芒好奇地戳了戳那堆土:“上次你给桑榆婶做的红陶钵,她可宝贝了,天天装果子。”

赤石眼中闪过一丝自豪,但旋即被认真取代:“好东西,得从根儿上抓起。

这泥,就是根儿。”

他开始专注地将黏土块搬到不远处的几个浅水坑旁。

二、水的洗礼:淘洗与揉泥(关键事件:精细加工陶泥,排除杂质与空气)

所谓“洗泥坑”

,就是人工挖出的浅池,引入溪水。

赤石把挖来的泥块小心放入水中,拿起一根粗木棍,开始用力地捶打、搅拌。

浑浊的泥浆瞬间弥漫开来,水面翻滚着泡沫。

“哥,你把泥弄得更脏啦?”

青芒不解。

“傻丫头,”

赤石一边用力捶打一边解释,汗水顺着鬓角流下,“这叫‘淘洗’!

看见水里沉下去的小砂子、烂草根没?这些都是‘坏东西’!

咱们要的,是水里最细最滑溜的那层‘泥魂儿’!”

他不停地搅动,直到泥块完全化开,浑浊不堪。

接着是漫长的沉淀。

赤石蹲在坑边,像等待一个承诺。

时间一点点过去,浑浊的水渐渐澄清,坑底沉淀了一层厚厚的、淤泥般的细腻膏体。

赤石眼睛一亮,小心翼翼地用大蚌壳撇去上层清水,露出了下面那层纯净得如同凝脂的泥膏。

他像对待珍宝一样,将泥膏挖出,转移到旁边一块平滑的大青石板上。

真正的考验开始了——揉泥!

赤石挽起袖子,扎稳马步,双手深深插入那团湿冷的泥膏。

“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