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河姆渡的水稻史诗-夏耘(1 / 4)

加入书签

【河姆渡的水稻史诗-夏耘】–烈日、暴雨与不屈的绿(约公元前5ooo年,河姆渡聚落,盛夏)

(时光流转,春寒早已被酷暑取代。

镜头从第十八章末尾那片在夕阳下泛着宁静绿光的秧田缓缓拉近:秧苗已不再是娇弱的嫩芽,它们奋力拔节,舒展叶片,将整片水田染成了浓郁的、生机勃勃的翡翠色。

空气湿热得如同浸透了水的厚布,紧紧包裹着宁绍平原。

蝉鸣震耳欲聋,仿佛在替这灼热的阳光呐喊助威。

干栏屋下的荫凉处,狗吐着舌头,孩子们也蔫蔫的。

然而,对河姆渡的稻农来说,这炽烈的阳光并非敌人,而是稻谷灌浆、孕育丰收不可或缺的“炉火”

——当然,前提是他们能赢得接下来的残酷战斗。

禾妹一家,如同整个聚落的所有人,正面临着水稻生长季最磨人的考验——夏耘。

这不仅仅是在田间行走,更像是在一片绿意盎然的“战场”

上,与无数看不见和看得见的对手争夺生存的果实。

第一幕:与杂草的无声战争

清晨,太阳刚露头,热浪已初显狰狞。

禾妹带着阿稻,还有几位相邻的女伴,再次踏入那片熟悉又陌生的水田。

水被太阳晒得有了些温度,不再是刺骨的冰冷,但蒸腾的水汽混合着泥土和植物酵的气息,闷得人喘不过气。

“眼睛都给我瞪大喽!”

禾妹弯腰,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稻丛下的水面,“看见没?这绿丝丝、滑溜溜,缠在稻根上的,是水绵!

这贴着水面长、开小黄花的,是鸭舌草!

还有那些偷偷冒出头的稗草!

全是贼!

偷水、偷肥、抢太阳!

不把它们清干净,咱们的稻子就吃不饱,长不壮!”

她示范着,赤脚小心翼翼地踩在稻丛间的空隙,既要避免踩伤稻苗,又要精准地将手探入浑浊的水中,摸索着杂草的根茎,用力将其连根拔起!

带起的淤泥溅到脸上、身上,也毫不在意。

拔起的杂草被狠狠甩在田埂上,在烈日下迅蔫萎、晒死。

阿稻学着母亲的样子,小手在泥水里摸索。

拔草比插秧似乎“轻松”

一点?至少没有蚂蟥了!

他刚这么想,手指就被水绵滑腻腻的触感恶心得一哆嗦。

更要命的是,弯腰久了,腰背像被无数小针扎着一样酸痛难忍。

汗水像小溪一样顺着额头、鬓角淌下,流进眼睛里,又涩又疼。

“阿妈,热……腰酸……”

阿稻直起身,用沾满泥巴的手臂抹了把脸,结果抹成了小花猫。

“热?那就对了!

稻子灌浆,就要这大日头!

你酸?稻子被草缠着,它更难受!”

禾妹头也不抬,手上的动作更快、更狠。

“想想秋天的白米饭!”

这句话,成了支撑所有人咬牙坚持下去的唯一信念。

汗水滴入水田,融入泥土,无声地滋养着那倔强的绿色。

第二幕:天空的盗贼

日头升到最高处,明晃晃的,烤得田里的水都有些烫脚。

除草的人疲惫不堪,暂时躲到田埂边的树荫下啃几口粗粝的饭团,喝点清凉的溪水。

突然,一阵扑棱棱的翅膀扇动声由远及近!

“不好!

雀儿来了!”

一个眼尖的女人惊叫着跳起来。

只见一大群麻雀,像一片移动的灰云,呼啦啦地落在远处刚刚抽穗、谷粒尚未饱满的稻田里!

这些狡猾的小贼,专挑嫩穗啄食!

“快!

赶雀!”

禾妹扔下饭团,抄起靠在树干上一根绑着破麻布条的细长竹竿(原始的驱鸟工具)。

其他人也纷纷拿起手边的家伙——绑着贝壳串的树枝、能出哗啦响声的兽骨串,甚至有人吹响了用鸟腿骨做的简易骨哨,出尖锐刺耳的声音。

一群人呼喊着冲向受袭的稻田,挥舞着手里的“武器”

,敲打竹筒、摇晃骨串、吹响骨哨。

麻布条在风中猎猎作响,贝壳兽骨相互撞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