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北邙何累累(2 / 4)

加入书签

体什么情况,还要等登神的二郎真君偷偷告知。

可惜,那青铜傩面至今没有动静……

抛掉心中杂绪,李衍沉声问道:“前辈,这邙山面积甚广,你可有鬼帝藏身处的线索?”

金眼冯抚须摇头道:“《北邙鬼录》上并无辑录,另一本《洛阳伽蓝记》或许有,但此书多年前便已失传,或许有孤本,也是被那些豪门大户珍藏,从不示人。”

李衍闻言,顿时眉头微皱。

一旁的龙妍儿,只要看了一眼金眼冯,“前辈来的路上没说,心中定然已有计划,咱们这时候可顾不上卖关子。”

“是是。”

金眼冯满脸尴尬,苦笑道:“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自己都没察觉,少侠莫怪。”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份陈年黄的绢帛。

打开后,赫然是一幅山水地形图。

他一边指着远处,一边开口道:“诸位请看,这邙山地广,却也并非毫无规律,有平逢山、谷城山、阳山等三十三峰,坐于洛阳北,自西向东,一字排开。”

“此地土厚水低,宜于殡葬,据那些土夫子说,至少有八座东周王陵、五座东汉帝陵、两座曹魏帝陵、五座西晋皇陵、六座北魏皇陵…遍布整个邙山,如今已无卧牛之地。”

“赵驴子找到的那尊秦鼎,出自北魏陵墓。

前段时间又出了件怪事,守陵的老汉半夜听到邙山陵墓中有傩戏之音,多半就是那鬼帝藏身处。”

“但咱们这样上山可不行,必然被现,必须找些遮掩…”

“什么遮掩?”

李衍开口询问道。

金眼冯也不说话,从身后取出一个包袱。

包袱里,都是些纸钱、土纸、糕点之类的玩意儿。

李衍顿时了然,看了看周围,“清明了啊…”

“是啊。”

金眼冯点头道:“再过两日便是正清明,清明前上坟,那是老习俗,即便下雨,今日上邙山的人也绝对不少,咱们混入其中,应该不显眼。”

说着,还指点众人如何打扮。

“龙姑娘,你把白巾裹在头上,扮家中孝女…”

“武壮士,你体型大,待会儿找根扁担挑货扮仆人…”

“李少侠有贵气,我和吕少侠就跟你身后…”

经他一指点,众人稍微打扮,还真像那么回事。

刚好,山下陆陆续续来了些人,都是一家老小结伴,李衍等人立刻走出密林,远远跟在身后。

没走多远,李衍便现了古怪。

沿途所见坟墓,顶部都放着碗状的土块。

李衍知道,这叫做“坟头帽”

中原地区清明上坟时,除草培土,并且找长有草根的碗状土块放在坟上,谓之“坟头帽”

此俗很多地方都有,算不上什么。

古怪的是,一些坟堆子上还压着红纸,被雨水浸透,流着红水,好似坟墓淌血,看上去很是瘆人。

“这是中原习俗。”

金眼冯解释道:“新过门的媳妇,也要随家人一起上坟,并要在坟头压一张红纸,以示家中又添新人,向先人报喜,这估计是哪家新娶了媳妇。”

“原来如此…”

李衍看着越来越近的邙山,心中莫名升起一股寒意,沉声道:“这邙山地处中龙脉,葬地无数,除了前些日子的事,前辈可还听过什么怪事生?”

金眼冯摇头道:“洛阳城有城隍庙,社令兵马每年上巳节定期巡视,百姓早已习惯,那天夜里睡觉时,要把鞋子倒放着,使小鬼误认为没人。”

“百姓不仅不怕,还有人半夜到到野地里观‘鬼火’,俗称‘看灯’”

李衍听罢顿时无语,“好嘛,胆子确实够大。”

金眼冯苦笑道:“正因多年来都没出事,老夫才没往那方面想。

不过这邙山,自古以来却有诸多奇事。”

“相传当年老子曾在邙山炼丹,所以唐龙朔二年时,高宗便诏令邙山建造上清宫,用以镇鬼同时祭祀祖师。

传说当年上清宫建成后,高宗下令设坛祭神,邙山上空白日显蜃景,高宗闻之大悦,称之为吉兆。”

“若只是一次便罢了,多半是洛阳官员拍马屁,但却不止一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