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1 / 2)
这些年来,下邳城在吕布、曹操、袁绍之间辗转易主,如今终于重回故主视野。
下邳,我回来了。
这一次,定要让你永不再改换门庭!
望着沧桑城墙,刘备如同面对阔别多年的挚友。
袁谭虽损兵过半,但三万守军仍不可小觑。
经此一败,他必然死守不出。
“探子来报,袁谭退守下邳后,立刻派了一支队伍向西而去。”
“以我之见,他应该是派人前往官渡,向袁绍求救。”
“袁绍手握十五万大军,完全压制曹操,抽调两三万支援袁谭并非难事。”
“若真如此,袁谭兵力将增至七万,声势必然重振。”
“到那时,我军再想攻破下邳,恐怕不易。”
“因此,我认为必须赶在袁绍援兵抵达前,拿下下邳城。”
庞统在旁分析局势。
刘备脸上的得意之色渐渐收敛,恢复冷静。
“士元所言极是,袁绍毕竟根基深厚。”
“此战虽重创袁谭,却未动摇袁绍根本。”
“若袁谭等到援军,以七万之众死守不战,下邳确实难攻!”
刘备赞同庞统的看法,随即看向秦牧:
“军师可有妙计,助我速破下邳?”
秦牧望向下邳,意味深长地笑道:
“主公,能速破自然最好。”
“即便不能,也无妨,我们时间充裕。”
刘备一愣。
庞统同样面露疑惑。
若不速攻,袁谭等来援军,声势再起,此战如何应对?
“因为袁绍恐怕没机会支援袁谭了。”
秦牧目光转向官渡,话中似有深意。
刘备更加不解:
“子璟,袁绍在官渡有十五万大军,河北尚有留守兵力。”
“即便无法调派大军,增援一两万人总不成问题吧?”
众将领纷纷点头,同样困惑。
秦牧正要解释。
庞统却眼神一闪,抢先问道:
“军师之意,莫非是料定曹操会赢得官渡之战?”
袁军在官渡溃败,自顾尚且艰难,如何有余力救援袁谭?
秦牧赞许地望向庞统。凤雏果然名不虚传,仅凭他语焉不详的只言片语,便洞悉了他的未尽之意。
士元所言极是。秦牧颔首道,以我之见,曹操十有 ** 将赢得官渡之战。
此言一出,城楼上一片哗然。
饶是刘备,此刻也不禁面露惊疑之色,对秦牧如此笃定的断言生出几分怀疑。
据密报,曹军粮秣殆尽,存粮不足半月之需。庞统朗声道,袁绍却粮草充足,河北百万斛军粮正源源不断运往前线。这般情势下,再对峙旬日,曹军必然粮尽兵乱,不战自溃。如此局面,曹操怎可能取胜?
刘备与众将的目光齐刷刷投向秦牧。
显然庞统的质疑,正说中了他们心中所想。
曹操此人最擅绝处逢生,兖州之战便是明证。秦牧嘴角噙着意味深长的笑意反诘道,如今粮草将尽,他岂会坐以待毙?必当铤而走险。士元又如何断定他不会出奇制胜?
庞统一时语塞。
沉吟半晌,他再度开口:袁绍眼下稳扎稳打,分明是要与曹**拼国力。此等局面,在下实在想不出曹操还能使出何等奇谋来扭转乾坤。
秦牧轻笑一声,命陈到取来官渡地图悬于城楼。
众人目光随他指尖在地图上逡巡。
袁绍以稳制胜,与曹**拼国力,确是扬长避短的上策。秦牧点评道,此所谓结硬寨,打呆仗,足见袁绍尚有自知之明。
曹操倚帐凝思,烛火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宇。案前竹简堆叠,却盖不住北面飘来的粮草气息——那是袁本初的底气。
明公,乌巢有异动。程昱趋步进帐,衣袖带起一阵焦灼的风。
荀攸指节轻扣地图:袁军粮秣,十之 ** 在此。
许褚抱刀而立:末将愿率三百死士,今夜就...
曹操抬手截住话头,指尖划过案上《孙子兵法》二字,墨迹未干。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