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1 / 2)

加入书签

"周都督,城中存粮仅能维持十日。"

"粮尽之日,军心必溃,不战自败。"

"柴桑终究难以固守。"

"既然败局已定,何不把握这次机会,为主公保全这些精锐之师?"

贾华当即拱手劝谏。

自然不能直言贪生怕死,须得说为孙策保存实力。

这番冠冕堂皇的说辞,终究还是要有的。

"我周公瑾何等人物,岂能向那大耳贼俯首称臣,以拱手让出柴桑为代价换取苟且偷生?"

"我颜面何存?又有何面目去见伯符?"

周瑜一掌将那封书信拍在桌上,怒容满面地环视众将。

对他而言,尊严与颜面,远比那数千将士的生死更为重要。

“都督,大丈夫当能屈能伸。”

“虽说应下刘备的条件有损都督威名……”

“可这般屈辱,总胜过城破被俘,沦为那大耳贼的阶下囚徒百倍吧?”

“末将斗胆,请都督三思!”

贾华语重心长,再次剖析利害。

周瑜身形微僵,眼底掠过一丝慌乱。

刹那间,他眼前浮现出一幅景象——

刘备高坐主位,秦牧随侍在侧。

那二人以胜者姿态,睥睨着他这个跪伏于地的败将。

此等耻辱,比剜心更甚!

相较之下,以柴桑换条生路,反倒微不足道了。

他重拾信笺,再度细读,默然不语。

良久——

周瑜终是长叹一声,不耐地挥袖:“去告诉大耳贼,我认他的条件。”

贾华、贺齐等将领如释重负,恍若劫后余生。

“都督忍辱负重,真豪杰也!”

“此番柴桑之失,本就是韩义公未守好水营,岂是都督之过?”

“都督保全六千将士,主公定会深感欣慰!”

贾华喜不自胜,连番奉承,将台阶铺得愈发妥帖。

周瑜却未理会谄媚,只凝视着刘备的笔迹,唇边浮起讥诮的弧度。

“刘备……这必是秦牧的毒计。”

“你们当真以为,我周瑜还会重蹈覆辙?”

“想引我入彀?我便将计就计,破围而出!”

……

两日后,夜深。

柴桑北门处,人群嘈杂喧嚷。

当地民众尽数被押至城门附近,被迫换上江东军的装束。这些面黄肌瘦的百姓神色惶恐,全然不解周瑜的用意。

周瑜立于城墙之上,漠然俯瞰着惊慌的人群。

"都督,属下实在疑惑。"贾华忍不住发问,"既要撤离,为何要带着这些拖累?还让他们装扮成我军?况且刘备允诺解围的是北门,我军为何要集结在南门?"

周瑜冷声反问:"你真以为刘备会放我们离开?"

贾华顿时语塞。

"那伪君子满口仁义,实则心肠歹毒。秦牧更是狡诈多谋,诡计频出。他们岂会放任六千精兵脱身?"周瑜冷笑道,"这必是秦牧的陷阱,假意放开北门诱我们入彀。"

他抬手指向北方:"表面撤围,暗地必有埋伏。若我军从北门而出,必将全军覆没,我等都要命丧于此!"

这番话说得贾华汗流浃背。

"可刘备派来的使者明明指江立誓..."贾华仍抱着一丝侥幸,"汉室向来重诺,他身为主公,岂会..."

"乱世之中,诸侯为争疆土早将信义抛却。"周瑜打断道。

以下为

---

"我绝不信刘备能破例。"

"纵使刘备愿放行,秦牧必从中作梗,定会怂恿他设局剿灭我军六千将士!"

周瑜面容讥诮,言辞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宛如已将刘备秦牧尽数掌控。

贾华不敢质疑,急忙追问:

"都督既识破奸计,为何还要应允?"

周瑜唇角掠过一丝寒芒。

"正因洞悉其谋,才要反施其道,借机率众突围。"

贾华愈发困惑,难以参透其中玄机。

"刘备既在北门设伏,其余城门守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