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2)
翌日,曹军尽撤城围,将两万兵马尽数集结于北营。午后,关羽率万余人马入城与霍峻会师。
秦牧深知关羽心思。自镇守襄阳以来,眼见张飞等人建功立业,这位二将军早已按捺不住。如今奉命讨曹,正是他大显身手之时。
"将军且慢。"霍峻劝道,"曹军毕竟训练有素,非荆州军可比。彼虽撤走大半,仍有两万之众。贸然出击恐非上策。"
秦牧一番冷静的分析,让关云长暂时按捺住了胸中战意。
羽将长刀收回鞘中,沉声问道:"依军师之见,我军何时才能出击破敌?"
刘辟、龚都二将同样急不可耐地盯着秦牧。这两位将领虽追随刘玄德多年,却多在外镇守,鲜有立功机会。此番随关将军北上,自然不愿错过建功良机。
"依曹操用兵之道,"秦牧轻抚长须,"必先令大军撤退,自领精兵断后。如此既可防备我军追击,又能避免大军溃散。"
"待其主力拔营之时,便是我军出击之机。"
关云长眼眸一亮,立即传令:"加派斥候紧盯曹营动向,若见其主力撤离,即刻来报!"刘龚二将抱拳领命。
此时,始终沉默的霍峻突然开口:"云长将军,末将发现昨日曹营有一桩怪事。"
关羽扬了扬手示意他继续。
"就在将军率部抵近宛城前,约三千曹军自北而来,入驻曹营。观其旗号,分明是曹操增派的援军。"
此言一出,关云长凤目微眯。按理说曹操既知孙伯符在夏口兵败,又闻我军驰援宛城,本该立即撤兵。可偏偏此时竟反其道而行,增兵宛城?
"军师以为曹操此举何意?"关云长转向秦牧,"莫非他改变主意,要全力攻打宛城?"
秦牧沉思片刻,缓声道:"当初我军主力与孙策对峙时,曹操尚且迫于各方压力,分兵讨伐袁术..."
文中信息较多,
◆◆◆◆◆
"主公刚大败孙策,南方威胁已除,曹操理应无暇全力进攻宛城。"
"这不像他一贯作风。"
"依我看,不如暂缓行动,先探明曹军虚实。"
秦牧选择稳妥为上。
他虽自信十日内可击溃曹操,但也不敢过于轻视对手。
曹操用兵如神,更有郭嘉这等顶尖谋士辅佐。
这样的完美组合,远非刘表蒯越、孙策周瑜之流可比。
稍有不慎,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关羽虽求战心切,见秦牧已有定夺,便不再多言。
毕竟连主公对其都言听计从,他又何必质疑这位军师的决断?
关羽强压战意,继续坚守宛城。
...
五日转瞬即逝。
这些天每日都有数千曹军自北而来。
同时从许都方向运来的粮车络绎不绝。
种种迹象表明,曹操确在调兵遣将,大有全力攻城的架势。
黄昏时分,北门城楼。
秦牧与关羽等将领远眺曹营。
只见北方烟尘滚滚,又一支数千人的曹军正列队入营。
"五日来,增兵已超万人!"
"军师,看来他当真要全力攻打宛城!"
关羽紧锁眉头,沉声说道。
霍峻忧心忡忡地抱拳:
"以现有兵力,恐怕只能固守待援。"
"云长将军,是否该速请主公亲率大军前来?"
刘辟等将领纷纷附和。
局势至此,仅靠关羽带来的一万兵马,显然难以破敌。
若要击溃曹操,唯有刘备亲率大军前来方有胜算。
"三百六十五,三百六十六......"
清亮的计数声打破了军帐中的讨论。
张飞等人不约而同将视线投向秦牧。
这位年轻谋士正凝望曹营方向,手指轻点,口中念念有词。
众将面面相觑,皆露出困惑神色。
"先生究竟在计算什么?"
张飞按捺不住问道。
秦牧恍若未闻,依旧全神贯注地继续计数。
营帐内渐渐安静下来,众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