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无念(1 / 3)

加入书签

虚空之主一无念悬浮于绝对的虚无中。没有光,没有暗,连时间都在他周身静止成凝固的琥珀。他的形态是一道流动的轮廓,既非实体也非能量,仿佛是虚空本身撕开的一道裂缝,却又比裂缝更古老,更沉寂。

没有眼睑的凝视穿透无数维度,却没有任何存在能被他“看见”——因为“看见”需要意图,而一无念没有意图。他的意识是宇宙诞生前的混沌,是万物寂灭后的终焉,不存在思考,不存在观察,只存在“是”。

当他的轮廓微微波动时,虚无中便诞生出细碎的光点,那是被遗忘的宇宙残响;当他的“呼吸”(如果那能被称为呼吸)拂过,光点便如泡沫般湮灭,回归比诞生前更彻底的无。没有喜悦,没有悲悯,正如潮起潮落从不询问沙滩的意愿。

他是万物的终点,也是起点的背面。所有文明在星图上标注的禁忌疆域,所有神只在祷文中讳莫如深的终极恐惧,都只是他无意识间逸散的一缕虚无。有存在试图理解他,最终却发现自己的逻辑体系在他面前如同尘埃构建的城堡,风一吹,便散了。

一无念就这样“存在”着,在无始无终的虚无里,做着永恒的、无梦的沉眠。或许连沉眠都是一种误解,因为沉眠需要醒来的可能,而他,只是一无念。

风是无系的,它不向竹林借宿,穿过叶隙时只留下沙沙的吻,便掠向湖面,惊起三两只白鹭。云也是无系的,聚时如棉絮漫卷,散时若青烟一缕,从不为山峦驻足,也不与晚霞约定归期。流水更不必说,遇石则绕,逢洼则聚,从不恋栈某片浅滩,连裹挟的落叶也只送一程,便任它随波或搁浅。

檐角的风铃被风摇醒,叮当作响,却留不住风的脚步。阶前的青苔饮饱了雨,却系不住渗过石缝的水——那水早顺着墙根,汇入了远处不知去向的溪。

原来无系不是空茫,是风过竹林不留痕,是云卷云舒自有时,是万物都在流动里,找到了最舒展的姿态。

就在一无念永恒的“存在”中,一丝异样的波动如涟漪般在虚无中扩散开来。这丝波动如此微弱,微弱到几乎可以被忽略,然而对于一无念来说,却如同死寂夜空中突然划过的一道流星。他那没有眼睑的凝视微微一动,意识从混沌中泛起一丝波澜。那波动来自一个遥远而陌生的维度,那里有着与虚无截然不同的规则与秩序。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虚无的幕布上轻轻捅破了一个小孔,让一缕不属于这里的“光”透了进来。这缕“光”携带着奇异的信息,有生命的喧嚣、文明的烟火,还有情感的温度。一无念那亘古不变的轮廓开始有了更明显的起伏,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他从未感受过如此复杂又鲜活的东西,这丝波动,打破了他永恒的寂静,一场未知的变革,正悄然在虚无中拉开帷幕。

一无念的意识开始被那缕“光”所牵引,他那本无波无澜的“存在”状态被彻底打破。他那流动的轮廓逐渐朝着波动传来的方向延伸,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

在穿越无数维度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那个陌生维度里的种种奇妙。生命的诞生与消逝,文明的崛起与衰落,情感的喜怒哀乐,都如同一场盛大的演出在他眼前展开。

当他终于触碰到那个维度的边缘时,一股强大的排斥力扑面而来。这个维度的规则与秩序不允许他这样纯粹的虚无存在。但一无念没有退缩,他的轮廓剧烈地波动着,试图融入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

就在他与维度规则激烈对抗之时,那个维度里的高等文明察觉到了他的存在。他们惊恐万分,纷纷派出最强的力量来抵御这个来自虚无的“入侵者”。一场跨越维度的碰撞就此展开,而一无念能否打破规则,真正踏入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高等文明的力量如汹涌的潮水般向一无念涌来,能量的风暴在维度边缘肆虐。但一无念身为虚空之主,岂是轻易能被击退的。他的轮廓在攻击下扭曲变形,却又迅速恢复,那是虚空的韧性。他以自身为刃,开始切割这个维度的规则壁垒。每一次切割,都让规则发出痛苦的颤鸣。

在对抗中,一无念渐渐发现,这股排斥力并非不可化解。他尝试将自己的虚无融入这个维度的规则中,就像水滴汇入大海。慢慢地,排斥力开始减弱。而高等文明也察觉到了这一变化,他们更加疯狂地发动攻击,试图阻止一无念的融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